“薪火传承·守正创新”
「 新一代老药工学术交流暨中医药非遗传承大会 」
圆满召开
会议概况
2025年9月9日,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办,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商业有限公司支持的“薪火传承·守正创新”新一代老药工学术交流暨中医药非遗传承大会在安徽省亳州市隆重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加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部署,推动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300余个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各项目单位正积极推进内涵建设。
本次会议以“传承老药工智慧,焕发非遗新动力”为主题,进一步强化新一代老药工传承创新能力,深入探索中药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平台,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机构负责人等参会。
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炮制技艺,感受匠心传承;专家学者分享交流;从技艺到文化,从实践到创新,共同探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线下参会嘉宾达300余人,同步线上直播观众4000余人。
领导致辞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受邀致辞,强调老药工是中医药非遗传承的核心力量,其精湛的炮制技艺、对道地药材的深刻认知,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工匠精神,是中医药宝库中的“活态遗产”。面对当前老药工队伍青黄不接、绝技濒危的挑战,呼吁行业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建立科学高效的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机制,促进中药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并预本届博览会及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亳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超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的活态灵魂,亳州高度重视中医药非遗的传承工作,希望各位老药工和专家们能够畅所欲言、不吝赐教,通过研讨交流,为亳州中医药产业把脉问诊,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注入不竭发展动力。
会议由康美药业总裁助理李泽彬、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青山、饮片专委会秘书长杜杰分别主持。
康美药业总裁助理、中药城板块总经理、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泽彬
饮片专委会主任委员兰青山
饮片专委会秘书长杜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主旨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陆兔林
以《产研共建,推动老药工工作室创新发展》为题,系统阐述了“老药工”工作室的建设背景、目标与内容,强调其在中医药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陆教授提出要通过跟师学习、技艺整理和数字化研究,系统传承老药工的学术经验,并推动其智能化转型。面对中药产业资源减少、标准不完善等挑战,报告倡导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结合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传统经验的科学转化。并强调要“产学研用”融合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康美药业技术顾问刘茂贵
以《中药炮制传承与创新发展》为题,主要讲述了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强调要在坚守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推动炮制工艺的优化与标准化。刘老师还提出通过建立传承工作室、开展“传帮带”人才培养、构建炮制数据库等措施,实现工艺数字化管理与质量提升。并以何首乌炮制新工艺为例,阐述了创新方法在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保障药效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呼吁推广科学可行的现代炮制技术,弘扬中医药特色。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金传山
以《徽派中药炮制传承创新发展》为题,系统介绍了徽派中药炮制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强调其以“北华佗、南新安”为核心的地域特色和理论体系。金传山教授提出要通过挖掘传统工艺、建立传承工作室、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炮制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以九蒸九晒黄精、霍山石斛、桔梗双飞片等为例,阐述了徽派炮制的独特工艺与现代应用成果,并呼吁凝聚行业力量,将徽派炮制从文化遗产转化为实际的产业竞争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钟凌云
以《匠心传承 科技赋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中药炮制技术在匠心传承与科技赋能双重驱动下的创新实践。钟凌云教授提出"三适理论"与"药汁制理论",构建了"理论-工艺-标准-装备-质控"六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并通过百合制桔梗等案例科学阐释了传统炮制的现代内涵。团队研发了多套智能化炮制装备,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炮制技术的标准化、精品化和体系化发展,为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
济南市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宋希贵
以《贵细药材的鉴别与传承创新》为题,主要介绍了贵细药的基本概念、国家医保品种及常见真伪鉴别要点。宋老师阐述了贵细药材因稀缺、价高且需特殊保管的特点,重点提出了通过性状、显微及理化指标(如牛黄、麝香的具体成分含量)来鉴别真伪的方法,并展示了多种正品与伪劣品的对比图片,旨在帮助大家掌握关键鉴别技能,确保用药安全与有效。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于立伟
以《传统老药铺小徒须知》为题,生动再现了中医药行业师带徒的优良传统与深厚人文精神。于立伟老师结合历史文献与现代实践,系统梳理了老药铺中学徒从日常洒扫、辨识药材到学习戥秤、参与配方的成长路径,体现出“玉不琢不成器”的育人理念与严谨规范的行业传统。
于老师还强调,中医药传承不仅在于技艺的授受,更重在品德的塑造与文化的延续。呼吁当代中医药人应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以仁心待人、以诚信立业,在传承中创新,在磨砺中成长,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这一中华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小柴胡制剂方法”非遗传承人陈志华
以《小柴胡制剂方法—医圣经方,一脉传承》为题,系统介绍了小柴胡汤从张仲景经方到现代产业化的传承与创新历程。报告展现了白云山光华制药将“去滓再煎”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智能制造相结合,建立严格质控体系,推动这一经典名方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小柴胡汤的现代化路径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守正创新的理念,为传统医药的当代应用提供了重要实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青山
报告的题目是:中药饮片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暨《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发布。
深入剖析了我国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并指出当前产业正处于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炮制工艺优化与产品质量管控,为传统中药技艺注入新动能。未来行业将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全面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正式发布,已开始预订,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委会将向委员单位免费赠送电子版。
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成功开展了一场贯穿历史与未来、融合坚守与创新、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彰显了中医药人对传统的敬畏、对科学的执着和对产业发展的担当。
会上,与会专家与嘉宾热烈讨论了“老药工”传承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致认为:
1. 技艺的守护者:其价值在于保护和传承即将失传的传统中药技艺。
2. 标准的奠基者:他们的经验为现代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和源头活水。
3. 质量的“活标准”:在仪器检测之外,他们的感官鉴定依然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金标准”之一。
4. 精神的传承者: “老药工”更成为一种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和诚信精神的文化符号,是整个行业学习的榜样。
兰青山强调,应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进一步增强行业凝聚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传统炮制技艺与现代制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中医药非遗的系统保护、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应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界的智慧和力量。
会议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中医药非遗技艺展示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芍飞上天”技艺展示,现场将一颗白芍切制成超百片片状药材,细心精湛的过人技术引发与会人员的围观,得到现场人们的阵阵惊叹。
文字、编辑 | 潘晓彧、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商业有限公司
审核 | 李楠
END